在過去一年多,香港經歷了社會運動和新冠肺炎的洗禮,百物蕭條,社會混亂。香港人在多重壓力下,情緒變得不穩定。在疫情反覆之中,許多人要被迫留在狹小的空間,引致許多人與人之間的矛盾與衝突。按國際醫學權威期刊《刺針》於2020年1月10日發表的數據顯示,香港去年每5人就有1人疑患抑鬱或創傷後壓力症,香港人的情緒健康響起了警號。
全康澄心基金由一班專業人士於2009年成立,竭力向大眾巿民提供整全的身心靈健康服務,改善都巿人的生理及心理質素,推動「全人健康」的理想。基金雖在疫情中受到影響,捐獻收入減少了,但仍在疫情期間堅持繼續走下去,並開設免費輔導熱線,為情緒不穩的朋友提供協助。
倘若大家願意用金錢支持全康澄心基金,請將捐款存入:
1)直接存入:匯豐銀行帳戶:033-727462-001
2)轉數快:54065504
3)支票:抬頭寫上「全康澄心基金」或 (Mindful Heart Foundation)
註:存入捐款後,請把存款收據whatsapp至5406 5504 或以電郵至mindfulheart.hk@gmail.com,以發收據
【新聞稿2020年7月14日】香港社會服務聯會今日公佈最新的「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疫情對非資助社會服務及機構的影響」調查結果,反映出社區目前的迫切需要,以及本地社福機構所面對的重大挑戰。隨著機構於過去半年內收入銳減,一旦疫情持續,社福機構將被迫縮減、延後或取消其服務計劃。有逾七成受訪機構預料其服務受眾數目將因此減少兩成至八成。有超過六成受訪機構在新常態下改變服務模式,回應與日俱増的社會需要。
調查結果亦顯示疫情對服務受眾的主要影響包括精神健康受困擾(60.9%),以及就業不足和收入減少(60%)。有見及此,滙豐香港社區夥伴計劃正式公佈為70個社福機構項目提供資助,重點推動與「身心健康」及「未來技能」有關的社區項目,為受嚴重影響的弱勢社群提供即時援助。各個項目由7月13日開始正式啟動。(完整社福機構活動項目資助名單請參閱附錄)
香港社會服務聯會行政總裁蔡海偉先生表示:「面對疫情新常態,我們期望社福機構得到政府及撥款團體繼續支持,並以靈活的運作模式為弱勢社群繼續提供服務,幫助就業不足或失業人士提升技能,開拓新機會。同時,在疫情稍為緩和時,希望社福機構可以更充分發揮正能量,營造社區自我復原能力。」
本地非資助社福機構於疫情下現況的主要調查結果
- 社福機構面對收入及服務受惠人次銳減的危機
- 逾九成受訪社福機構(9%)表示,受疫情影響,其收入於2019年10月至 2020年 3月期間的六個月急劇下降。近一半(49%)將較去年(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下滑達40%至80%。
- 一旦疫情持續,近五成(4%)受訪機構預料服務受眾人次將減少達 21%至60%;當中更有26.4%表示服務受眾人次將銳減達61%至 80%或更多。
- 大部份機構於疫情下為服務模式轉型
- 超過六成受訪機構(71間)已改變提供服務的模式,例如增加網上服務,以繼續維持服務。
- 5%社福機構於疫情下為服務受眾提供額外抗疫支援。
- 六成受訪機構指其服務受眾在疫情下的主要影響包括精神健康受困擾、就業不足和收入減少
- 在疫情下最受影響的社群包括已失業或剛失業人士、基層病者,以及長者和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
- 超過六成受訪社福機構表示,其服務受眾精神健康受困擾(9%)、就業不足和收入減少(60%), 以及有需要的家庭成員缺乏照顧,如長者及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兒童(56.3%)。
來源:香港社會服務聯會 新聞發布 |發布日期: 2020-07-14
近期留言